师生风采

张哲老师:化准则为实践 以互动启思维——中级财务会计案例教学与专业深耕之道

时间:2025-04-11 作者: 来源:

为深入推进学院“三风”建设,充分发挥 “金课” 与 “金师” 的示范引领价值,助力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学院精心策划 “金师” 系列访谈活动。本次访谈旨在聚焦优秀教师群体,深挖他们在课堂上的独到教学方法与创新教学手段。

教师简介:张哲,副教授,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会计学博士。2021年7月起,任职于浙江财经大学会计学院,担任财务会计系教师。2019年10月至2020年2月于香港理工大学访学。兼任《International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Finance》等国内外期刊匿名审稿人。

课程简介:《中级财务会计》是高等教育经济管理类会计、审计、财务管理、资产评估等专业的主干专业课,该课程为学生掌握财务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培养应用能力而设置。该课程将在学生掌握《基础会计》课程的基础上,全面阐述企业财务会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重点介绍各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并紧密结合企业的基本经济业务,突出我国企业财务会计实务是本课程的重要特色。

采访与交流

Q1:您认为中级财务会计这门课程目前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什么?

答:《中级财务会计》作为会计学专业的核心进阶课程,其最大的挑战在于专业性与实践性的平衡。课程内容涵盖大量会计准则、核算逻辑和报表体系,理论框架复杂且更新频繁。例如,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金融工具分类等专题涉及大量专业术语和计算流程,学生初学时容易因抽象性而产生畏难情绪。如何将这些“生涩”的书本知识转化为“鲜活”的课堂内容,让学生在有限的课时内既能理解原理,又能掌握应用技巧,是我一直在探索的方向。为此,我尝试通过将知识更多嵌入实际场景案例教学、多媒体辅助教学等方式,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案例相结合,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复杂的会计概念和操作。

Q2:您认为哪些教学方法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答:在我看来,促使学生从“被动听讲者” 向 “主动参与者” 转变,乃是激发其学习兴趣的核心所在。我在课堂设计方面,始终紧密围绕 “互动性” 与 “获得感” 精心布局。举例而言,每周上课前,我会专门设置 10 分钟的 “快问快答” 环节。通过随机抽签的方式,针对上节课的核心概念向学生提问。这一举措,既能有效检验学生的预习成效,又能够迅速让学生将注意力聚焦于课堂之上。而在讲解完复杂知识点后,我会组织 “随堂 PK 赛”。具体做法是,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各小组针对同一案例进行账务处理竞赛。各小组需在限定时间内提交答案,随后小组间相互点评,最后由我对其中的易错点进行总结,并为大家梳理优化思路。这种竞争机制,不但能够极大地活跃课堂氛围,还能让学生在小组协作的过程中,更为深入地理解知识。同时,我也十分注重及时给予学生肯定与鼓励,助力他们树立学习信心,从而源源不断地激发其学习动力。

Q3:您是否经历过有关教学和讲授的困难?您是如何处理的?

答:当然经历过。中级财务会计课程内容更新迭代快,会计准则和政策的变化直接影响课堂内容的设置。面对这些挑战,我始终认为,教师首先需要成为一名学习者。只有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库,才能在课堂上为学生提供最新、最准确的信息。因此,我会定期参加学术会议,阅读最新的会计文献,与同行交流经验,确保自己的教学内容始终保持与时俱进。这种持续学习的态度不仅帮助我克服了教学中的困难,也让我能够更好地适应课程内容的变化,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