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关于申报文华创新学院融合性课程建设项目的通知

时间:2025-11-05 作者: 来源:

各部门、各单位:

为深入贯彻《文华创新学院“财经×”拔尖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方案》文件要求,全面落实学校新财经战略部署,进一步深化跨学科交叉融合,精准服务“一生一方案”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目标,文华创新学院计划重点建设一批融合性课程。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课程申报范围及课程要求

1.课程申报范围:

文华创新学院培养方案中所设置的融合性课程,或者可以替代培养方案中已有课程的融合性课程。

2.课程要求:

融合性课程应具备跨学科、跨学院、交叉复合等特点,具有跨学科知识结构。课程须通过学科融合、产教融合或AI融合等路径实现实质性融合,体现出“财经基础×数智科技×人文精神”交叉复合的课程内涵。

二、申报要求

1.课程建设负责人须具有博士学位或副高及以上职称,具备优良的师德师风、高质量教学水平、较强的学术能力。

2.课程申报主要为文华创新学院交叉复合的新财经拔尖人才培养目标服务,突出跨学科课程教学内容的有机融合,而且能体现学科的研究前沿,体现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

3.课程建设团队人员不少于3人(含课程负责人),要求结构合理,成员必须由不同学院不同学科背景组成,负责人只能参与申报一项,参与成员申报项目不超过两项。已获得融合性课程建设项目的负责人,不再申报本次课程立项。

4.鼓励校内教师利用校外教育资源,与校外专家组成教学团队建设我院亟需的融合性课程。鼓励使用“翻转课堂”等多种教学方式。

三、申报程序与时间

1.课程建设负责人填写《浙江财经大学文华创新学院融合性课程建设立项申请书》(附件1)。请各学院认真组织好申报工作,课程建设负责人完成所在学科的审批流程后,由其所在学院汇总并于2025年11月21日前将申请书纸质版一式4份提交文华创新学院办公室E201,所有材料电子版同步发送邮箱whxy@zufe.edu.cn。

2.负责人和团队成员所在学院应严把质量关,做好审核工作并签署推荐意见,文华创新学院组织专家进行评审。

四、项目管理与相关支持

1.融合性课程建设周期为3年,在建设周期内以公开课形式开课2轮以上,课程负责人应至少独立承担1轮教学任务。

2.获准立项建设的课程,建设期间需接受文华创新学院组织的中期检查,具体检查要求与形式届时再提前通知。文华创新学院统一组织结题验收,结项时要求:(1)项目组至少两名老师达到融合性课程的授课能力;(2)融合性课程配套教材在文华创新学院指定出版社出版。验收未通过者,学院将终止该课程项目,后续经费不再下拨。

3.每门课程建设资助经费为10万元,资助经费分期拨付,立项时拨付30%,项目中期检查通过后拨付20%,在课程建设期满后,相应的融合性教材出版且验收通过后拨付50%,具体出版社由文华创新学院统一确定。

联系人:李老师,联系电话:87557121。

文华创新学院

2025年11月0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