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班级同学:
根据学校“国际化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项目安排,现将我院报名事项通知如下:
一、课程设置
“国际化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由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批准设立,中国教育国际交流研修学院负责具体实施。该计划邀请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哥伦比亚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国际知名高校的在职教授设计课程并负责讲授,通过外方教授直播授课、分组科研实践等形式开展教学。项目方全程为课程配备中方助教,协助外方教授对学生进行课程和分组实践辅导。学生通过参与课程和完成结课报告,能够接触和掌握前沿学科知识,提升科研创新和实践能力。
2025年秋季(10月—12月),我院将开设1门人工智能交叉学科精品课程,具体详情如下:

注:课程详细介绍、大纲及教授履历等请扫描下方二维码查看

二、教学安排
1.直播授课(第1—11周):10月10日起,教授全英文在线直播授课,一般集中于周末上课。共10次课,一般每次3课时(有两次为4课时),计入考勤。另每周安排中文助教辅导课,共16课时。
2.分组实践(第9—13周):共8课时,面向参课学生开放,通过辅导学生组队、研讨及围绕科研实践完成结课报告。
3.授课平台:课程授课通过NeoSchool平台进行。平台可实现师生课间互动、课后辅导、作业提交、考试、课程回放,双语实时字幕翻译功能。
三、选课对象与条件
我院全日制在校本科生(二年级及以上),并符合以下条件:
1.热爱祖国,遵纪守法,政治素质好,组织观念强;
2.身心健康、品德优良,具有较好的沟通交流能力;
3.外语水平良好,CET-4考试500分、CET-6考试通过或同等能力。
4.能够全勤参与课程学习并通过线上测试。
四、考核与学分
1.课程考核:课程评分方法主要为学生考勤、作业完成情况和期中考试、期末结课报告成绩的综合汇总。评分比例一般为:日常考勤10%,课程作业40%,期中考试25%,期末结课报告25%。少数教授有特殊评分标准,以最终课纲为准。
2.课程收获:课程结束后,总成绩合格的学生可获得由中国教育国际交流研修学院颁发的中英文双语结业证书、英文成绩单等。
3.学分认定:参与项目并通过课程考核的学生,可凭课程成绩单和结业证书,经学生所在学院审核后,向教务处申请学分认定。本科生可以认定抵免相应学时的专业选修学分3学分。
五、报名方式
请参加的同学于2025年9月16日下午3点前扫码报名!本次课程限额为50人。
